來自昌吉龍鵬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的刺繡老師庫麗帕西正在給牧區繡娘們講解刺繡技巧。
  天山網訊(通訊員段素素攝影報道)“庫麗帕西老師,我這個機子還是不太聽話撒,老是不走針,麻煩你趕緊幫我再看看…….”
  6月11日上午,吉木薩爾縣北庭鎮三場槽子牧業新村黑駿馬刺繡合作社的刺繡大廳內異常熱鬧,60多名哈薩克繡娘正在培訓老師的指導下相互交流、切磋技藝。由吉木薩爾縣勞動人事局、婦聯聯合邀請的昌吉市龍鵬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的專業刺繡師正在為刺繡合作社的學員們進行為期30天的封閉式培訓。
  刺繡技藝似乎是哈薩克族婦女從娘胎裡帶來的本事,千百年來就是如此,村裡的姑娘、媳婦、大娘幾乎沒有不會繡的,不管是在山上牧羊還是操持家務,只要一閑下來,雙手就會捧起針線,自己勾畫圖樣,繡出各種美麗的枕套、被套、炕幃、墊、坐墊、檯布等,花色繁多,圖案精美。繡出的東西基本上都是自家使用或做禮物贈送親友,贏得大家的稱贊,不過也僅此而已。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經濟意識的不斷增乾如何能將傳統刺繡技藝轉化為市場價值,將自己的刺繡作品賣出去賺錢,成了村裡姐妹們敢想不敢做,也不知如何去做的事。
  近年來,吉木薩爾縣組織少數民族婦女重拾針線,提高刺繡技能,依傳統刺繡技藝增加收入,提高家庭生活水平。每逢集市,該縣還會舉辦刺繡比賽,讓繡娘帶上刺繡作品展示、參賽,相互交流技藝,提高刺繡水平。同時還邀請外地經銷商進行參觀,訂貨。隨著吉木薩爾旅游業的不斷升溫,哈薩克族民間刺繡和手工藝品也逐漸走俏,帶動無業和待業哈薩克婦女相互學習刺繡,定居牧民實現增收致富。同時,吉木薩爾縣還在充分挖掘哈薩爾克族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組織成立了“森塔斯旅游合作社” ,製作出的哈薩克族服飾、十字繡、帽子、沙發墊、刺繡哈達等20餘種風格不同大小迥異的純手工藝品受到了各族群眾和各地游客的喜愛,如今,刺繡已成為吉木薩爾縣定居牧民“繡”出來的增收致富路。
  據瞭解,吉木薩爾縣刺繡為家庭創收的少數民族婦女占40%。刺繡圖案有鳥獸蟲草等,布料多為粗線條的棉布、麻紡織品,色彩艷麗,對比強烈,多以黑、藍、白為主,每幅繡品價值百餘元至千餘元不等。
  “我們做的是記件工,一張40塊錢,一天可以做8、9張成品呢,最重要的是離家又近,可以照顧老人孩子,挺滿足的。”今年33歲的熱孜哈介紹,自己本身就會手工刺繡手藝,加上去年參加了幾次縣上就業局和縣婦聯組織的刺繡培訓,回來後就積極加入加入了村裡辦的黑駿馬刺繡合作社,現在她每天都可以在合作社刺繡手工藝品掙錢,每個月可貼補家用4000多元。
  吉木薩爾縣近兩年在少數民族聚居較多的幾個牧區鄉鎮,以定居哈薩克文化為基礎,積極整合資源,大力發展刺繡產業,組織刺繡能手外出考察學習,多方籌措資金共購置繡花機137台,積極發展社員200餘人,年人均純收入達4萬多元。目前該縣已建立研發、生產、銷售、培訓一條龍產業鏈,刺繡成為哈薩克族婦女增收致富的主要來源。
  該縣婦聯主席包霞這次還給黑駿馬刺繡合作社帶來了合作伙伴。來自該縣金針縫紉長的廠長帕里旦,她的金針縫紉廠有30多名職工,由於她腦子活、路子廣,著多年的刺繡經驗和跑出來的人脈關係網,慢慢她做起了刺繡產品代銷。到目前,她代銷的刺繡產品以遠銷哈薩克斯坦、巴克圖貿易口岸等地。儘管她的代銷點遍佈烏魯木齊、阿克蘇、克拉瑪依、喀什等地,但目前還是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現象。通過這次婦聯的牽線搭橋,再和合作社負責人的瞭解溝通、實地查看,帕里旦決定和黑駿馬合作社簽訂合作協議,整合訂單,達成“產、供、銷”一條龍服務鏈,相互之間達成批量生產、促進銷售、拓寬市場的雙贏目的。
  “通過這次長達1個月的培訓,給我們牧區的哈薩克族婦女提供了一個增長技能,展示刺繡工藝的平臺,希望全縣其他鄉鎮的哈薩克族婦女都能積极參与,多學多練,不但提高自己的刺繡水平,還為今後的增收致富打下基礎。”包主席一席話,令姐妹們非常興奮,那熱切盼望的眼神里滿是憧憬,仿佛看到自己的作品賣上了好價錢。
  沒錯,就如在培訓班開班典禮上該縣政法委書記何文對到場的繡娘們所說的,這世界由男人和女人組成,女人能頂半邊天,三場槽子村的婦女也一樣,能自己的手藝賺錢,發家致富,到時候腰板也挺直了,說話也硬氣了,地位也提高了,那麼天的另一半自然就不會經常打雷下雨啦。而且,家裡日子過好了,贏得大家的尊重,還能帶領全村的姐妹們一起致富,多好啊!再說,哈薩克族人世代生活在這片土地,對傳統文化和刺繡技藝充滿感恩和熱愛,姐妹們有責任把這筆寶貴的財富發揚和傳承下去!  (原標題:吉木薩爾縣整合刺繡合作社 供銷兩旺促增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m84wmsdi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