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這個80後女孩,扎著馬尾辮,幹練大方,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她是黃埔龍頭山壽房屋二胎星院院長,是200多名老人的“大家長”。
  她把養老院當做自己的家,每天24小時守候在這裡,還把父母接來照顧別人的父母;她想讓養老院成為更多老人的家,她寧願自己辛苦,也希望家屬能多陪陪老人,讓老票貼人不再孤單;她是那些老人們人生最後旅途的守護者,直面死亡時她也曾退縮,對老人的感情和使命感讓她選擇堅守。
  她是個80後的年輕女孩,她叫汪玲,從25歲開始她就用自己的青春陪伴著80多歲的老人們,用自己的青春活力喚醒一顆顆“暮氣沉沉”的心。汪玲說:“我對自己的選擇從來就不後悔,因為我是在陪伴生關鍵字行銷命。”
  ●南方日報蒸烤箱記者 劉茜 實習生 王歡
  1從助理到院長
  龍頭山壽星院是黃埔區的一家普惠型民辦養老院,坐落在黃埔東路廟頭的龍頭山風景區腳褐藻糖膠下。七年前,25歲的江西姑娘汪玲嫁到廣州,在龍頭山壽星院謀了份財務工作。
  工作一年後,她問自己:“這麼年輕,要在這兒乾一輩子嗎?”汪玲坦言當時想要跳槽。
  兩年之後,汪玲有了新的機會。可是,離開的日子,浮現在她腦海裡最多的畫面卻是“老太太每次煲好肉湯、雞湯,守在房門口等著自己來喝”。
  “老人們把我當女兒看待,心裡真捨不得。”從此,她再沒想過要離開,“融入其中後,我感受到民營養老院的艱難,但也發現了自己的價值。”最終憑藉自己的努力,這個笑容燦爛的女子,從院長助理成長為壽星院230多名老人的“大家長”。
  由最開始的74個床位到如今的400多個床位,養老院的規模越來越大,在周圍的口碑也一直很好。在養老院,每位老人每個月只需要繳納1800至2200元的費用,其中包括每天的伙食費16元/天,2葷1素,一星期煲3次老火湯。
  “老人們要吃到新鮮的菜才開心放心,每天早上我都要去批發市場買新鮮的菜。”汪玲除了是養老院院長,還負責財務管理,每天早上她要去市場買回一天新鮮的菜,有時候也常常幫忙照顧老人打掃衛生。
  在採訪聊天期間,不時有老人好奇地探出頭來看著,喚她一聲,而她則一直很熱情地回應著。談起老人,她總是能熟稔地說出老人們的故事,她總說“我們的老人”,仿佛就是在訴說著家裡爺爺奶奶的故事一般。
  2全家投身養老院
  當然,有溫暖也有辛酸,一個80後的朝氣女孩當院長,也遇到了許多的困難。家屬的不理解也曾經讓她為難。“有時候老人不小心摔倒了就有家屬來鬧。”汪玲說她很希望能像公辦的養老院那樣鋪上地板膠,但是資金有限,現在她還在儘力爭取。
  儘管條件有限,但汪玲心裡念想讓老人過上更舒服的養老生活。養老院前面有一段顛簸的小路,交通不便。為了讓老人和家屬進出養老院更加順暢,在汪玲的一再爭取下,養老院便配備了兩輛車,免費接送老人,直送到大路路口。
  “現在都在叫養老床位緊張,其實民辦養老院有大把床位,就是因為沒有政府補貼,條件差,很多人不願意去。”在汪玲看來,如果政府補助民辦養老院,養老不存在問題。
  伺候老人的工作辛苦、收入少、社會地位低,因而人員流動頻繁。為了維持下去,汪玲甚至把父母叫來照顧這裡的老人們。
  汪玲的母親今年57歲,本來是過來幫她照顧孩子。恰逢有個清潔工阿姨離開了,一時找不到人手,汪母便幫忙打掃養老院的衛生。不久後一個護理阿姨辭職,為了減輕女兒負擔,母親更是二話不說便當起了護工。
  過了幾個月,保安走了,汪玲便打電話讓父親過來幫忙頂上。父親以前是列車長,如今退休在家,“想想可以幫女兒,就過來了。”汪父說。而汪玲則說“幾乎每個月都會有老人在深夜要送院搶救,尤其在颳風下雨的大冬天,很多人不願意做。我爸來了,這個最累的工作也有了好幫手”。
  曾經在一家企業工作的汪玲丈夫則負責後勤和交通。這樣一來,全家人都來到養老院。
  7年日夜的陪伴和照顧,汪玲和老人們建立起了深厚感情。有一位老人,無兒無女,一直都生活在養老院,逝世後,他把一生的積蓄7萬元全部捐給養老院。還有一個老人,以前在員村當老師,把6萬多元的存摺全部放在汪玲這裡,密碼也不對兒子說,卻願意告訴汪玲。“老人今年90多歲,不認識人的模樣,但記得聲音。”每次汪玲一進去,老人總是能認出她。老人的兒子常年出差在外地,交錢時才來,平日里,都是汪玲和其他人陪伴老人解解悶,聊聊天。
  “希望老人們來養老院能開開心心,我能替他們的兒女照顧他們,就是我最大的心愿。”汪玲說。
  3要求家屬每月探望
  養老院人手並不寬裕,即使身為院長,端屎倒尿、洗澡擦身、按摩喂飯的事情,汪玲也沒少乾。
  汪玲說,護理人員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耐心和愛心。“我們要求員工怎麼對待父母,就怎麼對待這裡的老人。”她甚至建議員工把父母接來養老院,父母可以享受一定的優惠價格,這樣員工在工作之時也能照顧到自己的父母,心裡放心踏實,乾起活來也就更加努力認真了。
  如今,老人在房間24小時都能用上熱水。養老院里還有活動中心、工療中心,老人們聚在一起做做運動看看電視,偶爾還可以出去外面喝喝茶。在壽星生日的時候,還有寬敞的卡拉OK房讓老人們聚在一起慶祝生日。
  “有一些家屬把老人看成負擔,往養老院一扔了之。我要求家屬每個月至少來看望老人一次。”汪玲說。
  為了做到這一點,她沒有像其他養老院一樣把賬號拿給家屬匯錢,而是規定每個月1—5日為收費時間,家屬必須來養老院上繳費用。她說,如果發現哪些家屬不常來,或者不看老人就走了,他們就下次一定多盯著點,一定讓他繳費後要去看看自己的老人。
  開始一些家屬認為這樣太麻煩乾脆轉院,養老院管理層有人認為這樣做會失去競爭力。但汪玲堅持要這麼做,她認為,被親人遺棄是對老人最大的傷害。“經常有親人關愛養老院才能成老人的家。”
  “在周末的時候,好多親人來看老人!很熱鬧!”說到這裡,汪玲開心地笑了,臉上洋溢著幸福。在她心中,只要老人們不孤單,她就會開心。養老院還配有家屬用的廚房,周末孩子們來看望老人,可以在廚房裡做飯給老人吃,一家人其樂融融。
  說到這裡,汪玲突然紅了眼圈,哽咽著,說不出話來。原來,就在見到我們之前,她剛剛送走了一位老人。“82歲了,我照顧了他7年。”汪玲擦著眼淚,“我每天都看到他坐在那裡,我們進進出出,他就坐在那裡看著,多麼希望他一直都在。”
  4“我是在陪伴生命”
  汪玲說,平日里你看著健健康康的老人,也許轉個身,他們就離開了。說到這裡,她眼神黯淡下來。
  確實,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這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
  “一個人老了,不只是一個人的事,是一個家庭的事,也整個社會的事。做了這份工後才感到它很有價值。”汪玲說。
  臨終是生命的必經之路,但在養老院工作首先要面對死亡。汪玲說,以前她對死亡一無所知,也害怕恐懼過,甚至有過再也不在養老院工作的念頭。“但從臨終病人眼中看到的幸福,就感到自己做這份工作挺有價值。”
  她回憶,2008年有個70多歲的患了喉癌的老人,平日里,總喜歡跟在她身後,感情很深。有一天晚上,他突然身體就不行了,很痛苦的樣子。為了減輕老人痛苦,上車的時候,她把老人的頭抱在懷裡,一路上安慰著他,但是在半路上,老人已經走了。
  “那時候我覺得怎麼老人的頭越抱越沉,一看,老人好像是睡著了,非常的安詳。”汪玲說,從此以後她就不怕死人了,覺得是親人到另外一個世界去了。
  “把他們當親人,就不會覺得恐懼了。”汪玲說,從那以後,哪裡有老人離開了,她都會衝到最前面。有一些老人在彌留之際想見汪玲一面,汪玲總是會與他們的親屬一起送走老人。“老人的願望滿足了,他們在臨終時會感到幸福的。”
  汪玲告訴我們,活著的老人都很害怕死亡,每次看到救護車,老人們臉色都變了。如果送走的老人一段時間沒有回來,那和他同房間的老人總是會不斷問他是不是死了。“我們都只能用謊言去遮蓋,騙他們說老人生病住院了,接回老家照顧更方便。不然他們自己會非常害怕擔心,覺得是不是下一個就是自己。”汪玲認為,老人的日子不多了,最重要的是要讓他們活得開心。
  院子里,一個親屬模樣的男子推著輪椅上的老人四處逛,遇到下坡時,他徑直推著老人往前跑。汪玲一看,著急地大叫起來:“這是誰的家屬,怎麼可以這麼推老人,老人待會摔倒了怎麼辦!要倒著推!”她著急地追了上去,緊張地糾正家屬做法。
  在汪玲看來,在老人最後的歲月里陪伴他們,也讓她體會到了生命的珍貴。“回想起陪伴他們的日子,就覺得是在陪伴生命,因為不久一個老人就永遠見不到了。”
  汪玲告訴記者她還會繼續一直幹下去,她相信只有在最終的日子有幸福的陪伴一輩子才算幸福。
  當我們離開時,一位老人還告訴我們,他以前一直很怕住養老院,覺得是被孩子拋棄了,結果來到養老院住了一個星期,就不想走了。“這閨女啊,生怕我們過得不開心,每天笑吟吟地,陪我們說話解悶。有這樣的閨女,真有福氣!”
  ●“老人們把我當女兒看待,心裡真捨不得。融入其中後,我感受到民營養老院的艱難,但也感到了自己的價值。”
  ●“希望老人們來養老院能開開心心,我能替他們的兒女照顧他們,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為了保證家屬每個月至少來看望老人一次,她沒有像其他養老院一樣把賬號拿給家屬匯錢,而是規定每個月1—5日為收費時間,家屬必須來到養老院上繳費用。
  ●“回想起陪伴他們的日子,就覺得是在陪伴生命,因為不久一個老人就永遠見不到了。”  (原標題:80後養老院院長汪玲:看到生命的珍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m84wmsdi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